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
每一位心智健全的人都是独立而有序的生活在家庭、单位和其他团体之中的。“社会就是一个江湖”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?这把“刀”就是社会压力。压力来自哪里?我的总结是八个方面:1环境;2性格;3道德;4文化;5突发事件;6疾病;7过往创伤;8可用资源。
人际交往的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,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营造宽松、和谐的人际环境,可以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,提供情感支持,缓冲突发事件造成的冲击,从某种程度上抚慰心灵方面的创伤。
早在远古时期,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指出“人是社会性的动物,没有了社会性,那就不是人了,要么是神,要么是兽。”
人有依恋和群聚的本能,所以人们都害怕孤独和寂寞,人们在人与人交往当中学会了生存和适应环境,传递和接受了爱,通过这样的方式,人们维持了心理的平衡和健康。法国哲学家萨特说“他人就是地狱”,这句话该怎么去理解呢?而我要说:“没有他人才是地狱。”
在人的一生中,我们总是要和人打交道,接触了很多的人,有些只是匆匆一撇,有些成了至交,成了恋人,成了亲人,甚至是仇人。回想自己幼年之时的小伙伴,天真而又单纯,小学、中学同窗数载,走出了校门,多数已经不再联系,少部分也只是见面打一个招呼而矣,走进了工作单位,结识了单位的同事;在活动学习中,认识了新的朋友;在网络中熟悉了无数了陌生人。这就是我的人际朋友圈。
在和不同的人交往中,我们不再孤单,有了力量和支持,在交往中,经历了那么多酸甜苦辣的感觉和回忆。生命的历程因为苦和乐,开心和伤痛就象一曲生命多重音乐。给我们还了快乐和伤害的,也终将是一个回忆,不管经历了什么,什么样的磨难或惊喜,对我们而言都应该是一笔精神财富,换个视角来看过去,“爱就在拐弯处”、“绊脚石变成了奠基石”。
当然人际交往有健康的、积极的一面,也有消极、反社会的一面,如果不是在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情境中,对人格和自身的健康会产生影响,严重的会导致情感扭曲,行为失范、变态。
萨提亚讲过“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成长的价值之上的”,我们有选择交友对象的权利,也要承担交友不慎产生的后果。选择和自己相似的或互补的,寻找成长中的良师益友,在交往中感觉一份轻松,愉快,充实而又美好。对于那些不得不交往的人,坚持“与人为善,与邻为伴”的原则,发现对方的优点,适度接触,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际定位。要知道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,所以不要说对方有多好或者多坏,只是告诫自己,与善良的人交朋友,找适合自己的人,如果你决定要与对方交朋友,那么请拿出你的真诚和善意,找几个知心的朋友,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“友,我所欲也;利,亦我所欲也,”二者若不可兼得,我了个去,如此麻烦和纠结。理想遇上现实,取舍在于本人。自信、美好的人生是由自己的经营和坚持中,历经风雨后,绘画出来的绚丽彩卷。